HealthFlex
×
  • 網路掛號
    • 網路掛號
    • 掛號查詢 / 取消
    • 門診排檢查詢與更改
    • 看診進度表
    • 我的帳戶
    • 門診時刻表
    • 初診病人報到須知
    • 疫苗預約系統
    • 肺癌困難手術特別諮詢門診
  • 健檢與健康醫學
    • 健檢方案介紹
    • 個人健檢預約
    • 健檢繳費方式
    • 健康檢查需知
      • 健檢前注意事項
      • 健檢後注意事項
      • 胃腸鏡檢查前準備需知
      • 糞便收集注意事項
    • 健康醫學門診介紹
    • 常見問題
  • 醫療團隊
    • 醫師查詢
    • 團隊介紹
      • 乳癌
      • 肺癌及食道癌
      • 肝癌及上消化系癌
      • 大腸直腸癌
      • 泌尿系癌
      • 婦癌
      • 頭頸癌及鼻咽癌
      • 內分泌腫瘤(甲狀腺癌)
      • 軟組織、骨骼肉瘤及皮膚癌
      • 神經系癌
      • 血液及淋巴腫瘤
      • 血液及骨髓造血幹細胞移植
      • 兒童癌症團隊
      • 營養
      • 身心
      • 癌症疼痛
      • 加護病房
      • 緩和醫療
      • 治療後長期追蹤
    • 放射腫瘤科
    • 藥劑科
    • 預立醫療照護諮商
  • 成果與知識
    • 藥品查詢
    • 線上閱讀年報
    • 病人衛教專區
      • 藥物治療
      • 營養補充
      • 疼痛
      • 復健
      • 心理社會支持
      • 癌症護理
      • 緩和醫療
      • 手術麻醉與止痛
      • 失智症診斷與照護
      • 門診檢查須知
    • 和信醫訊
    • 病人教育頻道
    • 訂閱電子報
    • 臨床病理科採檢手冊
    • 分子醫學部採檢手冊
  • 研究與教學
    • 醫學研究
    • 活動邀請
    • 醫師/護理/醫事人員教育
    • 人體試驗委員會
    • 臨床研究受試者保護小組
    • 外院人員訓練
    • 圖書館
    • 台灣癌症病人共同照護計畫TAP
  • 關於和信
    • 醫療財團法人辜公亮基金會
      • 醫療財團法人辜公亮基金會公開資訊
    • 護病比
    • 活動訊息
    • 院址交通
    • 志工招募
    • 人才招募
    • 黃達夫醫學教育促進基金會
    • 電子病歷推廣專區
    • 愛心捐款
    • 聯絡我們
  • 病人服務中心
    • 門診時間表
    • 病人權利義務
      • 醫療申訴與服務申訴
    • 掛號服務
      • 初診掛號
      • 複診掛號
    • 門診服務
      • 門診醫療費用
    • 住院服務
      • 病人住院須知手冊
      • 陪病與探病
      • 住院流程手續
      • 本院病床類別一覽表
    • 樓層簡介
    • 緊急病況處理
    • 病人收費項目
    • 癌症篩檢服務(公費)
    • 癌症篩檢服務(自費)
    • 成人保健、BC肝炎篩檢(公費)
    • 病歷資料申請
    • 住院整合照護計畫
  • 健康共好
    • 健康關渡
    • 健康台東
    • 慢性病防治
  • Language
    • English

【和信醫訊Vol.09】乳癌罹患者食用另類治療法後的心聲

2019-09-042019和信醫訊病人故事醫護故事

2019-1黃恬怡(唐琪)提供

圖:唐琪提供

另類/自然治療法這件事,對於我在乳癌治療過程中,真令人傷痛又得不償失!

約五年前,在我被診斷為乳癌後,經過手術治療切除,醫師叫我準備開始做化學治療。而我卻選擇當一位自作聰明的病人,拒絶後續任何治療包含吃藥,瘋狂去尋求另類療法來預防轉移的乳癌疾病,其實我當時不算嚴重。

我的人生在尋找另類療法這一刻才開始真正起了變化,每天都在翻閱無數的資料及書藉,就連電視節目也無時無刻看著健康頻道;當時有一本名叫《另類療法-抗癌聖經》,此書是眾多醫療、養生書籍中,我最珍愛之一。內容詳述各類的治療法,可說是我另類療法的聖經書。而我接觸其治療法也超過數多種,也親身體驗過許多的治療法。結果另類治療對我而言,它讓我精疲力盡、家人關係疏離和癌症復發轉移的狀況。這都讓我悔不當初,如果若能再重回原點,我願當位乖乖的病人,重視西醫治療我的癌症。

與和信醫院結緣

認識和信醫院,是在十七年前母親得到大直腸癌時,那時還不叫和信治癌中心醫院,而名為孫逸仙醫院。母親罹癌治療的過程,開刀、複診、包含轉移都不是在此,但和信郤是送走母親最後一家醫院,那時醫院環境給我很深的印象,它的設計與一般醫院不同,醫護人員也非常親切,給人非常有溫馨感。

年輕的我與母親在此進出約一、二年,它的醫療環境與以前雖小有不同,增加了醫學大樓、幼兒設備及不同志工群體,可是唯一不變是這裡的「溫度」!仍然讓人很有安全感、很有温暖以及活動空間很寬敞,重點是這裡的醫護人員有著關懷病人的初衷,很有愛心、耐心的照護,在此醫院真實的感受到臺灣的人情味。

送走了母親後,回來拿母親的死亡證明書時,我停下腳步站在和信治癌中心醫院的門口,便告訴自己若有天步上母親的後塵,我一定會選擇在這有「溫度」的地方結束生命。

罹癌與發病過程

我不怕「死亡」,但是很怕癌症。

在罹患癌症之後,我食言了!沒回去找和信治療,郤選擇離家近的某教學中心醫院做乳癌治療,開刀切除左邊全乳房後,醫生說下一個治療階段要做化療。當下我的思維很紊亂,不敢告訴別人,把自己封閉起來,自以為是,固執的不願意接受化學治療。因為我認為化學治療會殺掉正常細胞,器官不再像以前那麼好,複發轉移沒人可以保障,並且還有諸多的副作用。再來我先入為主的對西醫醫生都是愛賺錢的想法,對西醫的不信任,就開始尋求另類治療法。

五年後,另類治療沒有醫好我的癌症,使我再度複發並且轉移至淋巴。

另類/自然療法對我的影響

這五年接觸許多另類治療法,一開始是臺中某位名醫,他得癌後自創療法,治療方法很極端,但用在他身上是成功的。我相信他的病別也可以用在我身上,只是產品很昂貴。做此療法的同時,我還是覺得不夠,再經過另一位於在臺中某醫師介紹某廠商的產品,行銷的業務人員說:「此產品可以治療好各個療程」,加上新聞電視也曾經有此報導。購買時雖有懷疑它,但是仍選擇要試試看。每次喝完後,淋巴就會腫大,不喝就不腫大,我便選擇耹聽身體的聲音,立馬就停止不喝了。

而影響生活最大是嘗試一種養生療法,每天很辛苦的壓汁,吃蔬菜,極少低碳和水煮食物,其製作過程很繁瑣,影響到我的作息生活。養生療法就此影響到我的家庭,因為先生與小孩都配合吃蔬菜和少油食品。在學校,小孩與同學之間就有飲食落差,夫妻間也易有爭執。有一次,我不經意聽到兒子對女兒說:「妹妹,你不趕快吃完這晚餐,爸爸、媽媽又要因為你不想吃而吵架了。」聽了,我很難過也很無奈!

另類治療法,不是每一個人都會成功,潛在的危險卻要自己負責,無形的影響生活及未知的傷害,出乎常情當下很難明白的。

最後,西醫救了我

在我乳癌復發又轉移至淋巴,我仍然沒有放棄自然療法,但這次回來找西醫就診時,決定路程再怎麼不便,也要實現當時的諾言去找「和信治癌中心醫院」。

回到和信醫院掛號看外科李直雋醫師,看了我皮膚胸前長了許多顆怪異的顆粒,有大、有小、有一串、有一遍,他立馬說明我的狀況必須先做化療、無法開刀,我前後去找他三次,每每他都細心回答並且苦口婆心勸我,之後他說可否介紹一位適合我的醫生。但當一想「化療」二個字,就是踩到我的地雷,我又逃避不回和信醫院就醫。醫院的乳房個管護理師王素英是我的恩人,她不厭其煩的打電話給我「請我回來和信治療」,我的態度很硬,請她不用打電話給我,我不要回和信治療。她仍鍥而不捨的打電話給我。第三次,我終於與素英護理師有深入的談話,也被她的精神感動,我就回來看血液與腫瘤科鄭小湘醫師。在就診的過程中,我還是不願意化療,鄭醫師便有耐心與我溝通先吃藥,就這樣慢慢軟化我後,順勢建議打化療,我永遠都記得她當時緩緩說:「化療我會配合妳,打簡單、淺淺的」,於是我決定試試看。

開始化療時,我的腫瘤指數很高再加上身體皮膚上的異狀讓人擔憂,可是打化療之後指數降得很快,皮膚上的異狀也漸漸結疤,經過數次化療加吃藥,很快就變得正常腫瘤指數了。其實化療並沒有我想像中置於人死地的嚴重,但因自己的固執,自以為是,尋找另類治療法,害了自己乳癌加重又復發症狀。

罹癌選擇就醫方式很重要

這一路走來,備受艱苦、弄巧成拙,如果重頭再來一次,我會選擇西醫就診、另類療法做為養生參考。

因為西醫有實證醫學佐證,另類治療法則是靠自己佐證;西醫治療成效快、選擇管道多,另療治療法時間拖很久、花費也貴。若是沒有和信醫院救了我,以當時腫瘤指數很高的狀況,我應該…很快就走了。

現在我都會跟孩子們衛教,在被診斷罹癌後,先去找西醫治療,並且要慎選有溫度的醫院及自己適合醫生、可聊心事的護理師,不要被疾病改變太多自己身、心、靈尤其是生活,死亡反而沒癌症可怕,認真把時間留給陪伴在旁邊的親友,好好經營罹癌後的人生,才能維繫親友關係與享受生命的開始。

 

完整版醫訊下載:和信醫訊vol.09
作 者:唐琪(和信乳癌病友〉
關鍵字:病友園地
期 數:Vol.09
出版日期:2019/09

最新出刊

  • 114年度獎勵活動開跑囉!臺北市衛生局邀您參與「健康特務行動:刮出你的身體密碼」
  • 您應該知道的鎦-177-PSMA治療最近進展
  • 您必須知道的早發性大腸直腸癌
  • 減輕病痛,是醫療的起點而非附加 ─ 關於病人自控式止痛裝置
  • 30歲就該做 健康檢查嗎?
  • 沒有護理師的台灣

和信醫訊_歡迎投稿

親愛的讀者:感謝您對《和信醫訊》的支持,看到這麼多富含醫學知識又真摯動人的文章,您是否也萌生許多想法,想分享給病友和醫療團隊呢?歡迎您將稿件寄至pressoffice@kfsyscc.org,隨信請附上您的真實姓名及聯絡電話,亦可提供文章附圖照片與相關說明。文章投稿相關問題,請洽和信醫院文教部:電話02-2897-0011分機3429。

和信醫院YOUTUBE頻道_歡迎訂閱與投稿

Kf Syscc和信醫院病人教育頻道

和信醫院YouTube「病人教育頻道」,旨在為癌症病人與家屬提供最先進、正確的癌症知識,以及病人抗癌的生命故事。歡迎您訂閱頻道,或投稿自製影片,我們將幫您上傳、分享影片,讓更多人看到您的故事。影片投稿相關問題,請洽和信醫院文教部:電話02-2897-0011分機3429。

和信醫院Facebook粉絲專頁

和信治癌中心醫院Koo Foundation Sun Yat-Sen Cancer Center

COPYRIGHT © 醫療財團法人辜公亮基金會
和信治癌中心醫院  
地址: 台北市北投區立德路125號  
電話: (02)2897-0011 / (02)6603-0011  
隱私權保護政策   電腦版網頁
【重要消息】自2025年5月1日起,本院門診掛號系統全新改版為號碼式掛號
詳細內容